解析門業企業要有自己的核心產品一味模仿是有死路,十年前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激發出空前的市場需求,木門企業伴隨著裝修裝飾業的發展得以茁壯成長,木門產品也逐漸進入普通老百姓的視野。木門從純粹的工程銷售走向“工程+零售”相結合的銷售模式。由此,也帶動木門企業進入蓬勃發展的春天。木門巨大的市場蛋糕吸引了眾多木門后來者加入,2008年以來,一些規模化的家具、地板企業和投資公司也紛紛開始進軍木門市場,這就不可避免地會遇到“照抄照搬”的問題。于是,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,許多中小木門企業舍棄了“研發-生產-銷售”的傳統模式,而是采取了走捷徑的方式——“生產-銷售”。因為研究開發一款新產品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和費用投入,且有一定的市場風險,有可能叫好不叫座。門企老板有的從國外帶回來一些門的樣式,有的是通過市場反饋,模仿目前市場上的暢銷產品進行生產,都是較為節省成本的做法,被競相效仿。
一味地模仿抄襲,無異于飲鴆止渴。隨著市場上的木門品牌越來越多,競爭日益加劇,消費者的選擇空間也會越來越大,而消費者認知水平、審美標準的不斷提升,會使得那些沒有個性、質量低劣的木門產品無人問津。長期習慣于模仿的門企,一旦遭遇市場的抵制,就會無所適從,或將導致“滑鐵盧”。不注重設計的木門企業,很可能淪為OEM的命運,這絕非聳人聽聞,在電視、手機行業早已有諸多先例。設計就是生產力,木門企業抄襲模仿=飲鴆止渴木門產品的模仿、抄襲,從客觀上來說,一定程度上的確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,滿足了顧客日益膨脹的消費需求。然而,從長遠來看,其既不利于企業提升競爭力,又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,更不利于老百姓的多元化需求,可以說“有百害而僅有一利”。
我國木門行業發展較快,現在已具有一定規模,未來3-5年將是發展關鍵期。福臨門木業負責人認為,木門行業的前景很好,它現在的發展狀況類似于2002年——2006年的地板發展水平,目前全年的產值是700多億,每年以30%左右的增長速度向前發展,可以說是爆破式的增長。未來的3至5年將是非常關鍵的時期,誰能坐穩木門市場就看這幾年。木門市場的“山寨”現象肆虐,已成為行業內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。木門市場為何山寨如此猖獗?木門市場產品重模仿、輕設計,幾乎已成為公開的秘密。難道木門企業的老板不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嗎?非也,巨大的市場利益使然。
設計改變生活,設計改變一個企業。蘋果(APPLE),一個全世界矚目的高端品牌,無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手機,其市場的成功,無不是因為有超前的設計理念、超強的設計團隊。反觀國內木門行業,許多中小木門企業的產品設計師職位并不重要,其工作時間完全被其他工作所占據,而與木門設計毫無關系,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。有的門廠雖有設計人員,但辦公環境并不理想,其創作靈感可想而知。他們有的也意識到原創設計的重要性,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卻迫于市場銷售、運營成本的壓力,不得不被動放棄自主設計。究其原因,木門設計人才的匱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。學校培養的工業設計、室內設計人才,不了解木門行業現狀,不了解木門所能承載的深厚文化根基,不了解企業實際情況,很難一上手就設計出令人滿意的產品。
要改變門企“重銷售、輕設計”、“重模仿、輕原創”這一本末倒置的現象,木門企業的老板必須要樹立一種“設計促進生產力”的觀點,并從經費、人員配備上給予大力支持,給予設計人員足夠的發展空間,從職位、待遇、工作環境上進行全方位的支持;或者采取與品牌設計公司進行合作的模式,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木門產品。中小木門企業不要“一葉障目,不見泰山”,而應從長遠利益出發,重視木門原創設計,加大產品研發力度。一個企業需要設計的門樣主要包括常規使用的門和“概念門”,前者重在提高市場銷售,后者重在建立品牌形象。無論是設計哪一種門,都需要在尺寸、材質、色彩、裝飾等方面推陳出新,才能吸引受眾的眼球。而這些創新,需要一定的行業積淀和設計功底。
目前家居建材行業屬性也由過去的邊緣建材行業向家具(居)、時尚、文化等跨產業方向發展,除了裝飾城,家居城的品牌專賣店、直營店,入駐百安居、歐倍德、家飾佳、家世界等常規建材市場外,房地產公司、裝飾公司、售樓處樣板房、團購會,家電賣場、家具賣場、普通超市等渠道均可考慮為目標發展市場。國家4萬億中的投資經濟適用房項目,以及四川地震災區的重建項目,是中低檔木門的福音,尤其是各種免漆門、鋼木門、低檔實木復合門要抓住這個機遇,“到三、四級市場去”!2010年以后國家一定會出臺相關政策實施全裝修政策,與發達國家接軌。這是工程類木門企業的第二大福音。但各廠家要小心陷入現金流壞賬中去,房地產明年畢竟也不是很好過,恒大地產的現狀就是一個例子。
本文源自金黃銅門官網原創文章,如有媒體或網站報道請注明網站來源,我司有權保留法律追究責任。
標題:解析門業企業要有自己的核心產品一味模仿是有死路 http://www.34399b.com/xinwenzixun/21.html